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馬灣 古島記憶
時為1997 年,迷你倉一條大橋從馬灣島頭頂劃過,令原來一個平靜、遺世、資源貧瘠漁村小島,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馬灣島上曾發掘出有逾四千年歷史的「馬灣人」——極有可能是這個島上的最早的「原居民」。而發堀遺址沙柳塘,恰恰就在新建的大橋的橋墩旁邊,悄悄地任荒草叢生。青馬大橋旁邊卻築起了那一艘與島上歷史無關、跟周遭環境更是格格不入的挪亞方舟。島上「時空交錯」的發展,折射出這個城市的「發展歷程」——因為修橋建路而拆掉有半世紀、甚至八十多年歷史的碼頭,然後重建一件假古董取而代之。小島亦由大橋接駁至另一個島,不用只靠海路交通。「島」的過去只成為某一代人的記憶。此刻回首,從青馬大橋拍板興建的那一刻開始至今,島民可會在想: 「曾幾何時住的叫馬灣,現在住的只是一個叫馬灣/ 珀麗灣的地方」?文 蔡琇� 圖 葉嘉豪、蔡琇�、受訪者提供馬灣大街 那些年「落街就食」光天化日,走到曾經是馬灣的交通中心——最繁華的馬灣大街去。青馬大橋、馬灣公園、珀麗灣的興建,賠償加重新安置,將原來的馬灣居民的生活中心,通通變成「人去樓空」的示範單位。60 年代在馬灣出生的居民鳳姐說: 「小時候的馬灣大街好旺。每天起身我和家人就諗住食,一落街就係食,以前馬灣有幾間酒樓,仲有自製燒鵝喎。白粥、油炸鬼、豆腐花豆漿,又有婆婆擔小食來賣缽仔糕,還有消夜!碼頭那邊有好多�玩,好多外人都來游水、獨木舟、划艇等等,又有阿伯賣汽水。」現在走到馬灣大街,連汽水機也沒有一部,這些吃喝玩樂的景象只存於當年的居民與遊人的回憶。大街上那些丟空了的兩三層建築,好些油漆剝落的外牆上的老字號與招牌,或許還能成為想像昔日人聲鼎沸的線索。外牆灰色的「合祥」,歷史記載�她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茶樓,但依鳳姐的記憶卻是蝦膏蝦醬舖頭; 「大家好小食店Lucky Star House」據說由張姓旅英華僑當老闆,店內還有破爛的餐牌;那幢三層建築的頂樓外牆寫�「華廬」,曾是馬灣遊人的度假屋。居民口中三四十年前的大街,毋須「活化」,本就是香港人的旅遊勝地芳園書室 村小學摺飛機捉甲蟲芳園書室曾是馬灣島上唯一的村校小學,曾經作育英才,連大嶼山、青衣的學童都搖船來上學。可惜「隨�教育改革變遷」,於2003 年「光榮隱退」﹙芳園書室小冊子語﹚。剛考完中六文憑試的陳沛廷自稱是「馬灣通」,他出生後一直住在馬灣,屬田寮村的原居民陳氏。「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有點像蒙嘉慧,最記得小一開學第一天她逐個送我們回家。芳園的老師與學生像朋友多於師生。」學校停辦時他是小二生,當時全校約有廿多名學生, 「最懷念小息時到學校前的草地去摺飛機、捉甲蟲」。學校停辦後,他轉到馬灣新辦的正規小學升讀。芳園書室的建築分為兩部分,現被政府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及活化成「芳園書室」旅遊及教育中心暨馬灣水陸居民博物館,學生們都稱之為「大芳園」。博物館內的工作人員鳳姐,恰巧也芳園舊生,她在六七十年的芳園就讀, 「那時的體育課,全班都要替學校前的草地除草!當時的英文老師是何潔貞,就是後來當了新聞報道員那位」。芳園書室歷史悠久,不少學生家中三代人都是芳園舊生。樂意餐廳 一邊炒飯一邊建大橋從前的馬灣食肆聚在馬灣大街,現在的食肆則散落到馬灣鄉事會路旁的新建村屋去。樂意餐廳由田寮村姓陳的七姐妹經營,餐廳上下10 多年來見證�大橋興建下馬灣的變遷。「當時年紀大無人請,我們其實是『半途出家』回到馬灣開餐廳。2000 年的時候,餐廳就開在芳園書室旁邊,幫襯的人都是外來的建築工人。當時的原居民很多都搬出去了。」樂意餐廳的陳氏四家姐說,2005 年餐廳舊址要填高起路,新村落成,她們便搬到現址。文件倉90 年代初,我每天看�大橋,每天起一�、起一�,直到通車。」四家姐說。樂意餐廳內有兩大特色,一是牆上掛�的90 年代馬灣照片, 「當時有好多記者來馬灣影相,其中一個又真的將相片曬給我們留念」。照片上有坐滿建築工人的舊樂意餐廳、有迫滿人的舊碼頭、有曬蝦膏的情景,還有釣魚人面向還未建好的青馬大橋垂釣……都是不復存在的風景與人情。另一特色,是餐廳的「蝦膏炒飯」——她們說是用馬灣生產的蝦膏來炒,不過,隨�自今年初起漁民不能再拖網捕魚,馬灣汲水門的曬蝦膏蝦醬行業來到這個夏天亦戛然而止。天后廟前 「馬灣蝦膏靚過長洲大澳」半世紀以前,大部分馬灣人的經濟活動都依賴漁業。馬灣上共有兩間天后廟,當中又以位於馬灣大街的一間天后古廟歷史較久,據說建於清朝嘉慶年間﹙ 1796 至1820 年﹚。到訪馬灣當天恰巧遇上盂蘭節——馬灣天后古廟兩個大型節慶之一(另是農曆3 月23 天后誕)。那天天后廟旁放�兩大紙公仔「大樹王」及「海龍王」。居民說每逢7 月14 會請來「喃嘸佬」,當天早午晚都有打齋儀式,替居民祈福。天后廟前的一大片空地就是馬灣汲水門名物「蝦膏蝦醬」的生產場地。馬灣居民經常掛在口邊的是:「馬灣的蝦膏靚過長洲大澳。」原因是他們拖網捕捉附近海域特有的銀蝦來製作,蝦在凌晨收回來便立刻搗碎,然後鋪在「窩欄(竹織扁盆)」上,每年7、8月間,放在烈日底下曬大半天便成蝦膏。傳說中曬蝦膏的那種味道,足以成為馬灣人的集體回憶。「今年開始唔准拖網嘛,無蝦點曬�?」住在蝦膏棚旁邊的嬸嬸說。近兩年隨�銀蝦產量減少,加上政府禁止拖網捕魚,以本地海域的銀蝦來製作的蝦膏,應該會慢慢絕�江湖。金濤博藏 回收記憶展示記憶回憶無價,但在這個發展急速的城市,好像人人都要捨棄一部分的過去作為發展的代價。就在馬灣這曾經擁有古老遺蹟的地方,村屋群內有一幢三層的「懷舊文化互動博物館」——金濤博藏。館主是住在馬灣的兩夫婦James 與Yuri,他們希望藉�收藏舊物,以保留過去的記憶。館內的裝修有如一間酒吧,電視正在播放�黑白粵語片,館內的懷舊收藏包羅萬有,舊課本、80 年代的麥當勞文具、不同年代不同版本的可樂收藏等等等等…… 「有些老人家來到參觀,他們未曾到過酒吧的,但來到見到很多舊物,便開口跟我們說了很多故事。所以我們其實不只是在收藏舊物,還在儲故事、儲人情。」Yuri 說。館主James 說館內的收藏其實只是他個人收藏的二十分之一, 「我特別愛收藏玩具和銅器,因為銅器需要打造,打造需要技術,所以銅器往往保留�那種在這個世代漸漸失去的『匠人精神』」。他們希望設立這所博物館,可以讓下一代知道,傳統又獨一無二的工藝精神。藏館設在馬灣,兩夫婦也�意與本地社區連結起來。「我們認識了一位80 多歲的原居民婆婆,她竟然將她那個有60 多年歷史的嫁妝木篋送給我們。」Yuri 說,婆婆還告訴她關於木篋的故事, 「婆婆家境清貧,但她父親也不惜請來手工上佳的木匠,替女兒做出這個嫁妝木篋」。回收記憶,不止要保存舊物,最重要是將隱藏在物件之中的故事流傳下來——在這個記憶成為「奢侈品」的島上。馬灣為何是灣?「馬灣」這名字令人以為是眾多海灘的其中一個「灣」,實情她是一個面積約一平方公里的小島。1997 年青馬大橋通車以前,島上居民只能通過海上交通到島外去。馬灣島的原名是「銅錢灣」,又因為它毗鄰急水門而被稱為汲水門。「馬灣」原來是只是島上南部海灣停泊處﹙即現時天后廟一帶﹚的名稱,而外人即以「馬灣」來泛指全島﹙情�有如現在人將珀麗灣等同馬灣吧﹚。而「馬灣」之得名,島民都相信與天后廟﹙天后又稱為「媽娘」﹚有關。存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