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1日 星期三
網際網絡應納入法治化軌道
【本報實習記者步瀟瀟北京二十一日電】此次北京警方打掉爾瑪公司並刑拘秦火火等兩名網絡謠言製造者,mini storage被看作近年國家治理網絡謠言的標誌性事件。北京多位法學和傳播學領域專家對大公報表示,此次事件表明,治理網絡謠言需要通過嚴格執法嚴懲散布謠言行為。與此同時,現實社會的官僚、腐敗、貧富差異等社會問題已成為謠言叢生的土壤,根治謠言還需政府施政公開透明,與公眾良性溝通,提升公信力。中國政法大學刑事訴訟法教授洪道德表示,我國的刑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早就對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損害公共利益的行為進行了規範。相關法律體系健全,法律量刑能夠滿足對網絡謠言犯罪的懲治。此前官方對治理網絡謠言顯得「束手無策」,主要是因執法力度不足。對於網絡言論能不能適用現行法律,在認識上存在一個模糊的過程。洪道德介紹說,尋釁滋事罪一般判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嚴重者可能判5年以上有期徒刑;非法經營罪一般也是5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嚴重者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最高判15年。他認為,秦火火兩名嫌疑人不會從重處理。「司法機關希望借此案例讓公眾明確網絡是現實社會的延伸,現實社會中的法律約束和規範同樣適用網絡。通過對利用網絡製造事端、謀取私利的人進行處罰,也是在為網絡言論樹立一個自由和權利的邊界線。」社會存在仇官仇富心態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宋建武指,當前社會存在的官場腐敗、社會不公,以及某些富裕階層為富不self storage與炫富的現象,引起社會公眾的不滿。網絡推手通常是利用公眾與權勢階層的對立心態以及窺私心理,進行信息推送,吸引眼球。他認為,秦火火等人涉及的謠言與社會焦點事件密切相關,鐵道部天價賠償外籍遊客、李天一並非李雙江親生子等虛假信息都折射出謠言契合民眾「仇官、仇富」心理的共性。儘管涉事的部門和當事人會出面闢謠,但公眾往往還是將信將疑,甚至選擇相信謠言。對此宋建武表示,一方面,網絡推手公司諳熟信息傳播的手段和技巧,公眾通常更容易相信第一時間發布的信息,秦火火們通過敘述時間、地點、人物等必要信息「先聲奪人」。更重要的是, 「越闢謠越信謠」客觀反映了目前政府和主流媒體的公信力不足。宋建武指出, 「事情並不是真實發生,但公眾認為必然會發生。」政府的某些部門有過發布錯誤信息的「案底」,例如對突發公共事件通常先否認,再被事實倒逼承認。公眾根據政府的行事規則推導出「謠言就是遙遙領先的預言」,網絡推手散布的謠言正是滿足公眾的心理預期。宋建武認為,網絡只提供傳播渠道,本身並不產生謠言。網絡推手的生存空間是與社會現實存在的腐敗、官僚主義、不公平息息相關。因此,對網絡謠言標本兼治,一方面以法律對造謠生事者嚴厲處罰,更重要的是剷除謠言滋生的土壤。政府施政更加公開化,相關部門及時與公眾進行良性溝通,建立完善的社會制度,使公民擁有正常的表達途徑反應呼聲,謠言與不良信息的負面能量就會減低。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