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7日 星期五

Graham Street 嘉咸街 留得住排檔留不住人情

香港開埠逾150年,mini storage星轉斗移,當年景物幾乎隨時代湮沒。在中環鬧市一隅, 「活古蹟」卻保存至今,其歷史比港島電車軌更悠久。有「活古蹟」之稱,只因它仍發揮當年的功效,亦保留最地道的香港情懷,它就是歷史悠久的嘉咸街露天市集。可是久經滄桑屹立不到的市集,如今再受時代巨輪擠壓,存亡也只差一線。 本報記者梁康然(圖文) 嘉咸街露天市集,由嘉咸街、卑利街、結志街等街道組成。開埠之初曾是香港最繁榮的市集,現在攤檔還有50多個,是中環半山重要市集,為當區居民供應每日生活所需。香港的古老市集大都湮沒在歷史洪流中,位於中環附近的嘉咸街露天市集何以反能存活至今? 走訪市集內的商販,無人能道出箇中關鍵。從他們口中聽到的,除了叫賣聲外,便是向路過的街坊問候,或是和鄰近店舖東主、職員聊天說笑,偶爾談及舊區重建問題。 在結志街盡頭,有食客離開嘉咸街一家燒味飯店,不巧遇上毛毛雨。飯店老闆見狀,立刻拿雨傘追出店外,向食客說: 「拿去用吧。」食客表示雨勢不大,然後就冒雨離開。忽地,有一架的士停在飯店門前,的士司機在車上呼喚飯店老闆。老闆笑逐顏開說: 「好久沒見啦。」老闆和司機敘舊,話題亦轉到重建上。 商戶難捨街坊人情味 飯店老闆名叫李金忠,二十來歲就在嘉咸街市集內「斬叉燒」賣燒味為生,見證嘉咸街33年來的轉變。「看�嘉咸街附近的樓宇,由2層的舊唐樓拆建成5至6層高的唐樓,如今那些舊樓亦將拆卸重建。今次和過去不同,街坊即將四散,維繫多年的小社區可能從此消失。」李金忠說。 「初到嘉咸街時,市集只有街頭街尾人流最旺,我就在街道中段。在市集內一邊守業、一邊儲蓄資金開舖,最終成功開店轉賣燒味飯,33年來,每天在區內工作10至14小時,和街坊熟到不得了。」李金忠說,最捨不得街坊的人情味: 「搬到其他地區,賺多多錢都無用,哪及得在這裡走出門外都是認識的,人人見面都打招呼,有傾有講,感覺自己是嘉咸街的一分子。」街的另一頭,開設肉檔的許偉堅,先後多次遷舖,但選擇的「新舖」都是在嘉咸街市集範圍內。有女街坊前來,見到許偉堅就問: 「肉檔將來要搬到哪兒?」許偉堅笑了笑,表示未決定。女街坊千叮萬囑,有決定就要通知她。 又一個街坊前來買肉,付款時才知自己錢帶不夠。許偉堅把豬肉遞給他,說: 「下次幫襯再畀錢吧。」許偉堅透露,肉檔進駐區內24年了,每天看�同一批人上班下課,街坊幾乎都是認識的: 「當日的新婚夫婦,看�他們有兒有女,現在他們的兒女亦組新家庭。每日都開舖,就像為見老朋友似的。」 居民遷走動搖市集根 現時嘉咸街市集內的東西,大都是「新」的,肉魚蔬果等商品固然是新的、排檔本身也新漆上綠油。只見部分排檔下,那鋪路用的長形大麻石,才是百年前的古物。逾150年來,維繫市集的關鍵,不是一條街道,也不是一堆舖位,而是一代接一代,不斷更生的社區鄰里關係。2005年政府決定重建嘉咸街、卑利街一帶,區內已有三分一地盤被拆卸平整,一批居民已遷走。居民離開,動搖了嘉咸街市集的根基。重建後,維繫本港最古老市集的獨特人情味,還能保留多少? 貨供半山與基層 嘉咸街市集內全是小商戶,商品種類繁多,由主食粉麵、鮮肉蔬果,至油醬調味品,就連衣物、文具、冥鏹等等,幾乎乾濕貨品一應俱全,整合起來比超市猶有過之。市集不單供應半山區日常所需,亦提供機會給基層自力更生。 嘉咸街位於山腳下入口處,與皇后大道中行人路交接,但並不顯眼。起首的兩間排檔,是花店與賣鮮果的,往前多走幾步便有利是封店,再前進就見到賣豆腐檔,之後就會發現本地老字號「九龍醬園」的僅存門市。繼續往上行,就會進入市集的心臟地帶,市集中最具特色的一群都聚集於此,由糧酒雜貨,至中藥、夜冷二手貨都有供應。至於隔鄰的卑利街就有家庭式麵廠,香燭、紙紮品、文具、衣服等。結志街有馳名中外的蘭芳園等食肆,又有凍肉、餅乾雜糧等。 菜販為外傭講價「動手」 在嘉咸街與結志街交界位置的菜檔,已養活了兩代人。菜檔負責人蘇姐表示,菜檔是父母留下的,她在小5儲存因父母之命來菜檔幫手。後來父母把菜檔交由兄長打理,她就在外打工。及後兄長要她回來幫手,結果一幫又十幾年。蘇姐稱: 「我學歷不高,現在也年過50,幾乎也找不到人僱用我。我現時每日朝6晚7賣菜,總算不愁兩餐。」近年,半山居民多聘外傭處理家務,面對說英語的外傭來買菜,蘇姐最初真的雞同鴨講。「我不會英語,但憑觀察總算可以猜對外傭想買什麼。聰明的,指手畫腳就可溝通;敦厚的,我就出展示牌說每斤菜有多少,或拿硬幣出來排一排,她們就能清楚知道價錢。」 現時,外傭幾乎已成為市集的「街坊」,有店舖會以英文標示售價,亦有不少檔主學會簡單英文,可見市集商戶的靈活變通。不過,蘇姐透露,自從重建工程開始後,市集人流量大跌2/3, 生意大不如前。她希望堅守家傳菜檔至重建完,那就守得雲開見月明了。 濕貨市場2016竣工 嘉咸街重建計劃在2005年開始規劃,至2007年決定正式動工。重建區域以嘉咸街、卑利街為界,分成3個地盤,位於中央的地盤B,已完成拆卸工作,預計在2016年建成濕貨市場,供受重建區影響、失去原有舖位的商戶遷入。之後就重建地盤A及C的舊樓。整個工程預期2021年竣工,屆時會有4幢介乎26至33層大廈落成,提供住宅、辦公室、酒店及商場。市區重建局表示,會盡力保存區內的歷史文化特色和社區網絡,盡量不會令本港最古老的市集消失。 重建區總佔地面積約5,330平方米,共有37幢樓宇,當中只會保留嘉咸街26A至C號3幢戰前唐樓,及盡可能保留逾80年歷史的永和號雜貨店外貌。嘉咸街兩旁重建後的樓宇,會以唐樓形態呈現,希望與現存的嘉咸街戰前唐樓互為呼應,配合成為「老店街」風格。整個計劃最少斥資達38億元,預期重建後可以提供近300住宅單位,逾3000平方米社區設施及休憩用地。 據市建局資料,重建區內只有14個地舖商戶受影響,另有53個路旁市集排檔已獲登記。現時重建區內地盤B已成空地,惟尚未見開始動工。地盤A及C舊樓大部分已被圍封,部分原本在地盤B範圍內的商戶,獲安排暫遷到地盤A及C的地舖營業。 本年10月,政府要求仍在重建區內經營的地舖,須在本年12月底前遷出。事件引起爭議,令商戶憂慮市建局出爾反爾,無意保育市集。市集商戶曾進行請求,希望延後遷出期限。商戶目前仍與政府商討有關事宜。 3大老字號際遇迥異 嘉咸街市集有3大老字號,分別是永和號雜貨店、九龍醬園門市及蘭芳園。永和號的店主年事已高,加上雜貨店大樓日久失修,決定趁重建退休。九龍醬園門市所在的舖位不在重建範圍內,未受影響。至於蘭芳園早就衝出嘉咸街,在外開設分店,即使重建亦未有大影響。 永和號所在大樓於1928年落成,永和號則創立於在1930年,其後遷入該大樓。大樓樓高2層佔地約1,000呎,60年代生意最為興盛,除出售柴米油鹽醬醋茶及日常用品外,還有當年屬於新穎貨品罐裝鮑魚等等,貨物種類達3000種,一度需12名員工應付生意。社會變遷,雜貨店在港式微,在1997年時永和號只餘下創辦人之一的關先生與太太苦苦經營,每月只做到收支平衡。在2008年,大樓被市建局收購。當時76歲關先生就決定退休結業。 九龍醬園創辦於1917年,原名美珍醬園,當年在九龍城設釀製場,主要做外銷生意。二戰時,侵港日軍下令禁用「美」、「英」為名稱,醬園被迫改名為九龍醬園,同時因戰亂外銷生意銳減,始進軍本地市場。60年代是該店全盛期,在港開有5間門市,醬園亦重新開展海外市場,遠至只幾百名華人聚居的中美洲島國千里達,亦有訂單。不過,自從機器生產的醬油打入本港後,本港門市難以維持,現時只餘一門市。話雖如此,海外市場的營業額仍達幾千萬元。 相較前兩者,蘭芳園創於1952年,以首創港式飲料「鴛鴦」,及「絲襪奶茶」而聞名。蘭芳園原屬附近芸芸小本經營的大牌檔生意,及後大牌檔相應結業,僅餘蘭芳園能夠經營至今,於是就成為焦點,吸引旅客慕名光顧。在09年時,已在尖沙咀開設分店,在11年第2分店在上環開幕,故此是次重建對蘭芳園影響不大。迷你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