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30日 星期一

泰豪科技股權激勵再取消 同方系管理缺位主業頻換

同樣是涉足軍工題材,儲存A股公司卻是有人歡喜有人憂。近期來,中國重工(601989.SH)因定增注入軍工資產而股價連拉四個漲停板。此外,中國船舶(600150.SH)、洪都航空(600316.SH)等同一概念公司亦是強勁上漲。不過在這幕集體狂歡中,同樣具備軍工概念的泰豪科技(600590.SH)股價卻一反板塊行情,表現平平,顯得十分落寞。謎底在上周的公告中得以揭開:因公司未達到業績考核目標,股權激勵對應的第二個行權期全部600萬股股票期權失效,公司將直接予以注銷。事實上類似的一幕在去年就曾上演,當時被注銷的期權為800萬股,這意味著曾被管理層寄予厚望的2000萬股股票期權已經有一大半灰飛煙滅。"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泰豪科技之窘境,與主業頻變,盲目追逐熱點,大股東支持缺失不無關係。這背後反映出的是公司更深層次的戰略與管理問題。"中信建投湖南總部研究總監劉亞輝直言研判。主業更換頻頻無效自2010年開始,泰豪科技淨利潤即開始呈下滑之勢,僅2012年同比有所增長。2010年至2013年1-6月,公司淨利潤分別為5422萬元、5398萬元、6948萬元、3315萬元,同比增幅分別為-44.83%、-0.45%、28.72%、-23.28%。而2012年、2013年1-6月的6948萬元、3315萬元淨利潤中,主要功臣卻並非主業,而是非經常性收益。如2012年資產處置收益、政府補助等合計高達3892萬元,2013年1-6月則有2448萬元來自賣出218萬股新天科技(300259.SZ)所獲創投收益。業績頹局的肇因是公司主業的變幻無常。2002年到2006年,公司主業從智能電站、智能電氣、光電信息產品調整為智能建築電氣、發電機及機組和裝備信息產品。2011年後,公司主業再次調整為智能電網、電機電源、裝備信息和智能節能等業務,其中裝備信息產品就是被市場寄予厚望的軍工業務,主要包括通信指揮產品及軍用電源等。"泰豪科技上市後主業一直在調整,但遺憾的是越調越亂,業績毫無改善,尤其是近幾年,情況尤甚。"一位行業研究員指出。而公司寄予厚望的軍工業務,盡管收入比較穩定,但成長空間不大,且這一業務板塊硬鋁能力已有逐年下滑之勢。財報顯示,2011年、2012年,公司裝備信息產品營收分別為6.18億元、6.78億,同比增幅分別僅為0.43%、9.65%,而產品毛利率則連續兩年下滑。除了軍工業務,公司其他主營業務也未見起色,導致公司業績表現平平,近三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別為0.12元、0.12元和0.14元,長期徘徊不前。"我們已經很久沒有關注過泰豪科技了。"一位知名券商行業研究員告訴記者,"公司主業變動頻頻儲存倉且不斷涉足熱門行業,這樣的公司很難看得清。"資料顯示,泰豪科技曾多次追逐資本市場熱點業務。2009年公司宣佈進軍太陽能光伏產業,憑借此概念公司股價在當年漲幅高達190%;2010年公司成立泰豪晟大,涉足創投行業,一舉變身為大熱的創投概念股,近兩年公司則主打節能環保牌。今年6月公司還稱擬設立子公司以抓住北斗衛星導航行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同方"棄子"還是泰豪"棋子"?泰豪科技中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9.69億元,而公司應收賬款和存貨分別高達10.2億元、8.14億元。同時公司資金全線告急,經營性現金流量為-2.45億元,投資活動及籌資活動兩項現金流也全部為負。"存貨和應收賬款如此之高,再加上資金面的緊張,說明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已十分糟糕,事實上股權激勵失效也凸現出公司管理層面臨的窘境。"一位私募基金經理分析。泰豪科技目前第一大股東為同方股份(600100.SH),持股20.67%,第二大股東為泰豪集團,持股17.94%,但從董事會的構成來看,卻只有董事長陸致成一人來自同方股份。"公司大股東還是同方股份,不過他們也就是過來開開會,給公司一些意見,真正的管理者是泰豪集團。"9月26日上午,泰豪科技一位知情人士如是向記者透露。泰豪科技淪為同方股份棄子的原因,或可從財務方面一窺端倪。財報顯示,2011年、2012年,泰豪科技淨利潤分別為5398萬元、6948萬元,按照同方股份20.67%的持股比例計算,其股份對應的淨利潤分別僅為1116萬元、1436萬元,占同方股份對應年度淨利潤不過為1.58%、2.37%,僅九牛一毛而已,同方股份殊少用心不足為怪。而對泰豪集團而言,泰豪科技則是意義非凡。資料顯示,泰豪集團是江西省政府和清華大學"省校合作"推動下發展起來的科技型企業,曾積極參與國有企業的改製重組。除泰豪科技之外,泰豪集團還曾參股清華同方及聯創光電(600363.SH)等公司。集團主業覆蓋智能電網、電機電源、軍工裝備、智能節能、軟件動漫五大產業,同時還涉足創投行業。"從泰豪科技這幾年的業務拓展情況來看,它和泰豪集團的關係更親密,但大股東不是泰豪集團,所以泰豪集團更多的是把泰豪科技當作一顆棋子和馬前卒,既作為資本運作平台,也承擔產業探索功能。"劉亞輝深入剖析。典型的例證是,2012年泰豪科技曾定向增發,以接近4億元的價格收購泰豪軟件100%股權,而泰豪軟件被收購前的最大股東即是泰豪集團。"不過這個模式能走多久真不好說,因為公司的資金面和經營面都不理想,搞不好雞飛蛋打都有可能。事實上,泰豪科技這兩年已經鮮有研報出爐,因為機構都覺得看不懂。"前述行業研究員的話,或能代表市場對泰豪科技的普遍態度。迷你倉最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