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香港人的多元身分

通識科有否想過,文件倉「香港人」這三個字,除了指生活於香港這片土地的人外,還有甚麼意義呢?  由於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並在法制上實行一國兩制,令「香港人」這身分有別於內地其他城市的居民,例如:香港可以獨立名義參與國際性活動,包括世界貿易組織、奧林匹克運動會等;這種情況在其他國家十分罕見。  在血緣上,雖然大部分香港人的祖先均來自中國,可是,生活在香港的人,主要說粵語、書寫時用繁體字、消費時用港幣;而一國兩制,更令香港的法治制度與內地有顯著分別,再加上擁殖民地的歷史因素,種種原因,讓香港人自覺與內地人不同,甚至感覺自己「只是」香港人,而非中國人,這間接引致中港兩地經常出現大小不同的矛盾,例如近期的「蝗蟲論」等問題。但正是種種與內地的區別,令香港人擁有多元的身分,成為地球村的一分子,有�資訊共通、經濟互動、文化共融的特點。  由於資訊發達,令世界各地居民的交流比以往更密切,有人把地球稱為「地球村」、把地球上生活的人稱為世界公民,認為大家在享用地球資源時,也該負起公民責任,共同對抗種族衝突、戰爭、天災、污染等世界問題;作為國際城巿,香港人也逐漸體現一種世界公民的意識。  在經濟上,香港與不同國家有�頻繁的貿易關係,一旦世界經濟出現大變動,香港的經濟巿場及社會民生亦受影響,就存倉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及2007年的金融海嘯的例子。  文化方面,香港屬於對外開放型社會,居民有機會到不同國家工作、學習和旅遊,從中吸收不同的文化,例如世界各地的電影、藝術、文學作品、宗教和建築等,在香港均受到接納和尊重,也令本地的文化不斷轉變,趨向多元化、國際化。而由於有�多元的社會文化,亦令香港人更懂得反思和創新,好像地道食品「蛋撻」和「鴛鴦」等,就是香港人融和與創新的經典例子。  從過去受英國「殖民地教育」影響,香港人到1997年回歸中國後,漸漸欣賞中國文化,接納「香港人」是「中國人」的身分,到認同應善用「與內地不同」的特點,香港人都在努力建立自己獨特的生活模式。事實上,香港的優勢,是一方面了解西方文化,另一方面掌握內地國情;過去,外國商人想開拓內地市場,香港人成為中間的橋梁;當歐美商人希望在內地投資,卻不熟悉內地大陸法時,香港也可作為法律顧問;由此可見,多元身分不單增強了香港人的自由度和適應能力,擴闊了眼界,更令香港人能就�本地、國家及世界等不同角度、不同身分來看事物,創造出自己的發展空間。香港電台電視節目《上網問功課》,周六上午十時至十一時,於亞洲電視本港台播映;港台網站tv.rthk.hk同步直播及提供節目重溫。節目專頁為tol.eTVonline.tv。儲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