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臺灣
近年來零售與餐飲業者國際化的腳步愈來愈快速,迷你倉西貢尤其是在中國大陸(零售、餐飲業)與東南亞(餐飲業)的市場,主要的拓展動機是看好當地市場發展規模,以及建立國際化的形象與商譽。根據商業發展研究院於2011年針對連鎖業者的調查,1,574個業者認為,最有興趣進軍的市場分別為中國大陸、東南亞、及日韓。零售業進軍大陸市場大致上可分為三個時期:廠商未報備期、開放入主期、投資爆炸期。在廠商未報備期,主要是台商或外商以收購大陸虧損連連的在地業者,或以當地親友名義成立公司。2004年大陸取消外商投資零售業的股權、地域和數量限制後,外商才開始全面進入,直到近年來的投資爆炸期,業者一窩蜂搶進,開始面臨到加盟擴充、圈地搶店、租金上漲、人工成本與通路成本費增加。台灣零售業者自1990年起紛紛進入大陸市場,其中知名的業者包括天福茗茶、寶島眼鏡等,營業項目包括茶、眼鏡、玉石、童裝、美容、食品、烘焙、內衣、女鞋、生活用品、百貨、超市等。這些業者經營過程是箇中辛酸,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有的從製造端延伸到零售端,有的從零售端發展到製造端;而其共通的部分是,都逐步在市場成功打響自有品牌,但等到發展規模到一定程度後,有些業者開始發現開始遇迷你倉將軍澳瓶頸。為讓市場擴大,就必須有計畫地展店;不過,展店不一定都很順利,支持穩定展店的重要因素是,總部的營運管理能力,如果能力不強,在展店的有效性上就會受到限制,而能力又必須透過長期的制度、人才培育方能達成,否則,一味地推動成長環路,最終只是自曝其短。對於一般業者而言,在面對國際化競爭時,就會發生下列三個問題:第一、市場商情,道聽塗說;第二、總部營運:且戰且走;第三、人才培育:土法煉鋼。長期下來,勢必遭遇展店上的困境。因此,此時業者就應該透過集體的力量,共同面對與解決問題,例如成立產業合作聯盟(Special Interest Group ;SIG)。SIG就是集合相同類似專業或共同興趣者組成社群,建立一個共通的交流與互動平台,進行共通標準、規格的制定,或資訊交換,每位參與者透過個別活動或任務之投入,降低交易成本,並共享整體完成之結果。以往在資通訊技術或醫療體系的整合比較常見,其實連鎖業在拓展國際市場,更應該捨棄過去單打獨鬥的舊思維,共同組織合作聯盟,努力提升總部的營運輔導與制度建立、蒐集與分享市場商情資訊,以及有系統的培育所需人才,才能持續保有國際競爭力。(作者是商業發展研究院商業人才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迷你倉尖沙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