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5日 星期日
創新與監管當並舉
馮是虎央行日前發佈《同業存單管理暫行辦法》,迷你倉存款類金融機構可開展同業存單業務,這表明利率市場化舉措有了更新進展。近期,銀行業的改革力度前所未有,各銀行在貸款利率的標準制定上享有更大自主權,銀行依靠國家制定的存貸款利率差標準過活的時代正在終結,銀行業自主經營的競爭時代正在來臨。隨著國家逐步拆除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機構的藩籬,不少家電、科技等其他領域企業紛紛宣佈加入金融領域,金融行業可謂行情看好。面對接連出台的行業政策,有人歡喜有人擔憂。不少人指出,銀行業在創新發展的同時,也還需要進一步規範,只有規範的發展才是健康的發展。依照目前的改革路徑,銀行業在放寬貸 款利率管制後,放寬存款利率管制勢所必然;隨著銀行產業參與者的增加,帶來競爭壓力,有競爭就有淘汰。屆時,如何保護廣大儲戶利益,維護金融信譽,將可能造成的損害降到最低程度,是無法迴避的問題。這就需要發揮機制的力量,需要建立存款保險自存倉度、風險處置機制和市場退出機制。當前,我國銀行業有些監管機制屬於空白,有些正在醞釀之中,有待擇機推出。如建立完善的退出機制,能夠減少退出成本,降低對其他金融機構的影響。但是,我國金融企業 市 場 退 出 仍 然 存 在 制 度 缺陷,如關於金融機構市場退出的法律制度仍不健全、法律的可操作性不強。《商業銀行法》規定接管的條件為"已經或可能發生的信用危機,嚴重影響存款人的利益"。究竟如何具體判斷這些條文,如何接管以及接管後採取哪些必要措施等,均無明確規定。沒有實施細則,致使一些規定虛有其文,讓金融監管無法有效實現。預警預報機制也是這樣,由於我國長期以來都是國有金融機構占據壟斷地位,在所謂的"國家信用"下,風險矛盾被掩蓋,基本上沒有危機處理的機構。建立健全金融體系需要用系統性、聯繫性、關聯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金融創新的同時做好系統性制度建設,這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傳遞出來的重要信息。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