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2日 星期日

麥肯錫:港銀行電子化發展慢 若不改變或侵蝕零售業務

隨�資訊科技,mini storage包括互聯網及智能手機的急速發展,顧問公司麥肯錫的研究預期,在5 年內包括香港的亞洲市場,會有50%的零售銀行交易將在手機上進行,常用互聯網的高增值客戶,對銀行的收入佔比亦將大幅提升。但麥肯錫全球董事合夥人林國灃認為,本港銀行在電子化銀行(digital banking)的發展步伐相對國際市場為慢,若不加快改變,在5年內20%至30%的零售銀行業務盈利或會被侵蝕。儘管本港銀行明白到電子化銀行發展的大形勢,部分已開始提供電子化銀行服務。但林國灃表示,現時本港銀行只是將分行的部分功能搬到手機上, 「發展仍停留在手機銀行的第一代,較其他地方如歐洲、韓國等市場慢了半代至一代」,其他市場已環繞客戶的生活習慣,利用收到的客戶收入、生活習慣及喜好等訊息及數據,分析客戶需要,針對性地提供更方便及更有效率的服務,而非等待客戶主動尋求銀行服務, 「本港銀行要作基本的改變(transform)」。由於手機功能多元化,可以令客戶隨時與銀行聯絡,甚至可透過視像與銀行對話,未來整個銀行業將出現巨大的變化。麥肯錫的亞洲區電子化銀行的研究指出,區內包括香港等發展成熟的市場,客戶對分行的使用量正急劇下降,2007 年客戶使用分行及電話銀行每月為3.51 次, 至2012 年大減27%,至2.57 次,網上及手機銀行同期的使用量則由2.35 次大升36%,至3.2 次,self storage時,客戶使用不同銀行的服務亦有增加,由使用3.6 間銀行的服務,5年內增至4.7 間,反映客戶對銀行的「忠誠度」大不如前,不會只使用一間銀行的服務,銀行有需要鞏固與客戶的關係。分行形式必會轉變研究預期5 年內,亞洲區零售銀行的交易如買賣基金、外�、申請按揭及銀行轉賬等,50%將透過手機進行。在包括香港的30 個城市,零售銀行的收入中,來自高增值的電子化客戶群體(Digitalhigh value),即年齡20 至45 歲,收入較高及常用互聯網的客戶,料由2011 年佔整體零售銀行收入的24%至25%,上升至2020 年的45%至50%。因為調查顯示,客戶購買銀行的產品,由認知、分析、落實購買以至售後服務的五部曲,過去大部分都透過分行進行,現時透過分行知道有關產品及作進一步分析的客戶分別佔36%及38%,透過網銀及手機知道有關產品及作進一步分析的客戶正不斷增加,分別有15%及21%。料未來銀行與客戶的互動約一半透過虛擬渠道進行。儘管電子化銀行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令銀行以分行吸納客戶的模式重新評價,林國灃料銀行不會大減分行, 「但分行的形式一定會轉變」,分行將趨向轉為理財中心、中小企中心及作為銀行推廣服務的場地,雖然已有不少銀行循有關的方向發展,他認為銀行能否作出適當的配置包括地點、員工需要的技能是否有適當的配置亦十分重要,否則亦屬徒然。採訪、撰文:陳玉珍迷你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