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日 星期一
上海
自貿區金融改革路線圖明晰 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打頭陣《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金融支持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昨天"千呼萬喚始出來",迷你倉自貿區金融改革路線圖逐漸明晰。"《意見》的出台展示出央行支持自貿區在金融機制、金融產品等創新上的積極態度。"複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表示,自貿試驗區是金融改革的試驗田,"目前區外暫時做不了的事情,諸如利率市場化、外匯管理改革、投融資匯兌便利等,只要是能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都可以率先在這塊田里嘗試著開放。"此次《意見》的總體原則之一是堅持風險可控、穩步推進,"成熟一項、推動一項",適時有序組織試點。在多位專家看來,金融開放是一柄"雙刃劍"。對於資本項目可兌換、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和外匯管理體制改革這四項自貿區金融領域的核心業務,《意見》較為扎實地落實了後兩項,前兩項還"留了尾巴",有待條件成熟時"開閘"。改革順序浮出水面"仔細研究《意見》就會發現,央行充分考慮了在穩步推進金融改革創新的同時,通過精心設計的管理控制體系,包括設置自由貿易賬戶、分賬核算等,實現風險可控的目的。"孫立堅表示,條件成熟後,央行就會適時打開"閘門轉換器",把區內可複制的經驗推廣至區外。孫立堅認為,從《意見》看,央行明確了此番金融改革的順序,第一步是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第二步才是資本賬戶的自由兌換。上海財經大學自由貿易區研究院院長趙曉雷也表示,《意見》對擴大人民幣跨境使用、深化外匯管理改革等支持資本市場雙向開放的舉措,制定得較為詳盡,也基本覆蓋了自貿區內實體經濟的發展需要。"《意見》提及的諸如企業集團內雙向人民幣資金池業務等,都已經在國內操作過,積累了經驗和風險防範的手段。"趙曉雷說,包括結售匯、外幣資金池管理等,國內也有先例。此次強調在自貿區內深化,也符合自貿區的功能定位。分賬管理凸顯創新《意見》提出,試驗區內的居民、非居民可設立本外幣自由貿易賬戶實現分賬核算管理。"分賬核算管理是央行推出的一大創新機制,意味著自貿試驗區內的法人、就業人員可分別在區內銀行開設人民幣、外幣兩個分割管理的賬戶。區內的居民自由貿易賬戶可以與境外賬戶、境內區外的非居民賬戶等實現資金自由劃轉,但不自存倉劃轉給境內區外的居民賬戶,杜絕資金套利的情況發生。"孫立堅表示,區內與境外的所有資金流都會發生在資產管理賬戶上,居民自由貿易賬戶及非居民自由貿易賬戶可以辦理跨境融資、擔保等業務,但要等到條件成熟後,賬戶內的本外幣資金才能自由兌換。個人跨境投資有亮點"本次尺度最大的政策,是允許試驗區內個人在區內獲得的收入可向境外進行包括證券投資在內的各種投資,個體工商戶可向境外放款。"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昨天表示。根據《意見》,在區內就業並符合條件的個人可按規定開展包括證券投資在內的各類境外投資。個人在區內獲得的合法所得可在完稅後向外支付。區內個體工商戶可根據業務需要向其在境外經營主體提供跨境貸款。《意見》還明確,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從境外借用人民幣資金,借用的人民幣資金不得用于投資有價證券、衍生產品,不得用于委托貸款。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表示,《意見》是對總體方案要求的細化和落實,自貿區內和國際市場的資金自由流動,區內金融機構和企業可按規定進入上海地區的證券和期貨交易場所進行投資和交易,讓境內外直接投資成為現實,將來資金進入可能會更加便利。孫立堅也認為,《意見》鼓勵支持試驗區內的企業、個人"走出去"投資,為此提供更為方便的渠道,進一步擴大人民幣的跨境使用。穩重面對利率市場化業內專家分析,《意見》提及利率市場化部分,目前來看仍舊保持著控制風險的初衷,"成熟一項,推動一項"。趙曉雷表示,《意見》提到"條件成熟時,放開區內一般賬戶小額外幣存款利率上限","小額"、"外幣"的描述意味著大額及人民幣都暫不開放,顯示出推進利率市場化的步伐非常穩重。同時,《意見》提出,將區內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納入優先發行大額可轉讓存單的機構範圍,在區內實現大額可轉讓存單發行的先行先試。對此,林采宜認為,大額可轉讓存單有望在自貿區內率先發行,發行後再拷貝到區外,大額存單對於吸收境外人民幣回流也是有一定積極作用的。但趙曉雷也強調,從自貿區金融領域的四項核心任務來看,"真正具有改革深遠意義的是資本項目可兌換和利率市場化。"因此,今後應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繼續深化,"否則其他金融領域的改革也會受制于這兩者,導致止步不前。"本報記者 傅盛裕 唐瑋婕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