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13日 星期一

軍事政變會不會爆發 血腥衝突能不能避免 “封鎖曼穀”讓世界皺眉頭

●本報駐泰國、美國、德國、韓國特派特約記者 孫廣勇 李勇 青木 王剛 ●本報記者 劉暢 ●甄翔泰國會陷入新的血腥衝突甚至滑向內戰嗎?隨著反對派"封鎖曼穀"的大示威13日如期而至,self storage國際社會對這個佛教之國的擔憂迅速升溫。宣稱進行"人民革命"的反對派試圖通過封鎖交通令曼穀癱瘓,逼英拉政府辭職,並使定于2月2日舉行的大選流產。世界輿論則擔心,已經陷入惡性循環的政治對抗在不斷升級中最終失控,把這個東南亞第二大經濟體拖入長期騷亂。時間回到8年前的年初,時任泰國總理他信為平息反對派示威解散�議院提前大選,卻被反對派拒絕,後被軍事政變推翻。如今,他信的妹妹英拉面對幾乎跟當年如出一轍的"凶兆"。而這8年間,無休止的抗議、示威和街頭衝突把泰國政治分裂的口子越撕越深。持續的衝突不僅讓世人看到泰式民主的斑斑汙漬,更損害了泰國經濟,尤其是這個"微笑之國"重點打造的旅遊業。德國《法蘭克福評論報》稱,泰國的政治衝突就像披著佛教外衣的塔利班,充滿激進的鬥爭思維。這只會造成更多混亂,結果不利於這個國家。"封鎖曼穀"引發內戰擔憂"跡象明顯而不祥,我們正在滑向黑暗深淵的邊緣。"在"封鎖曼穀"行動開始前,《曼穀郵報》針對泰國局勢發出如此警告。13日,反對派組織的"封鎖曼穀"行動如期�動。美聯社稱,反政府示威者周一佔領曼穀主要路口,導致曼穀主要商業區大部分交通癱瘓。這是歷時數月之久的推翻民選總理英拉示威活動的最新一幕。升級的抗議示威活動可能持續幾周乃至更長時間,13日的示威基本保持和平,但"封鎖"行動使得一場長期危機的潛在後果變得更加嚴峻。過去兩個月的衝突已造成至少8人死亡,人們擔心會出現更多流血事件,甚至引發軍隊政變。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3日報道說,隨著計劃實施一個月的"封鎖曼穀"示威開始,約5萬名示威者在繁忙的曼穀各大主要路口設置路障,以逼迫英拉政府下台。示威者佔領了7個主要路口,封鎖了一處政府辦公樓。示威者稱,他們還將包圍其他政府大樓,並切斷一些政府辦公樓的水電。法新社稱,數萬甚至數十萬示威者在主要路口揮舞旗幟,擺起攤位發放食品,並搭起帳篷準備過夜。"鎖城"行動�動後幾小時,曼穀市中心零售業和酒店集中的地區就遭到嚴重干擾,許多地方被吹著哨子的抗議者佔領,140多所學校關門,一些居民囤積食品和飲用水。對這個擁有1200萬人口的都市來說,近年來大規模政治示威已經越來越司空見慣,曼穀並沒有徹底癱瘓,地鐵和輕軌照常運行,示威者承諾在每個主要路口留下一條道給公交和救護車通行。示威領導人素貼說,"這是人民革命,英拉不再是總理"。《環球時報》記者13日首先來到曼穀素坤逸路,看到平日十分繁華、天天堵車的街道空空蕩蕩,基本沒有什麼車輛,路邊的不少商店也關門歇業。一名店主告訴記者:"最近生意一直不好,曼穀基本上沒有多少外國遊客,店里只能勉強維持,不知道何時才能平靜?"隨後記者來到拉差巴頌路口,看到這裡已經聚集上萬示威者,人們隨著領導人的口號吹響哨子、大聲歡呼。示威發言人艾格叻對記者說:"我們的目的就是要徹底清除他信體制的勢力,英拉政府不下台,我們就會一直堅持下去,今天是封鎖曼穀的第一天,下一步是否升級,將根據情況一步步決定。""雖然反對派宣稱和平抗議,一旦出現內戰將取消封城,但暴力依然是真正的威脅,各國使館擔心2011年示威中商店被燒毀、近百人喪生、2000人受傷的騷亂一幕在曼穀重演。"英國《衛報》13日稱,即便陸軍司令巴育也未排除軍事政變的可能性,當局出動1萬警察和8000士兵維護曼穀治安。法新社稱,雖然13日的示威集會上充滿泰國式的嘉年華氣氛,但泰國抗議示威有突然轉變成流血事件的傳統。這種事情往往發生在夜間,有時會有身份不明的槍手行動,以此激起暴力。"局勢引發泰國可能走向內戰的擔憂。"路透社的評論代表了國際媒體的普遍擔憂。報道稱,示威者打算迫使英拉下台,並讓一個未經選舉的政府上台。目前政變傳聞風頭正勁,泰國軍方表示不會站在任何一方,但有人擔心極端分子或挑釁者會策劃暴力事件迫使軍方干預。《華盛頓郵報》13日說,示威者要求英拉下台,以非民選產生的"人民委員會"取而代之,有"人民委員會"實施所謂結束腐敗和金錢政治所必需的改革,以防止他信勢力再次贏得大選。有人擔心抗議者企圖煽動暴力,以此促使軍方介入。英拉對抗議者比較溫和,希望緩和局勢迷你倉《曼穀郵報》警告稱,鑒於過去10年席卷泰國的政治分裂如此之深,如果發生政變將比泰國過去經歷的邪惡循環更糟,將成為使國家陷入騷亂的火花。"前無出路,後無退路"泰國局勢緣何又一次走向激烈對撞?國際媒體13日紛紛進行了梳理。去年11月,英拉所在的為泰黨推動下議院通過一項特赦法案草案,主要內容是特赦曾因參與政治集會而被法律制裁的民�,以推動國內和解。但反對派認為,該法案有利於他信回國並洗脫罪名。雖然草案被上議院否決,但新一輪示威由此爆發,反對派要求"他信的傀儡"英拉下台。為平抑抗議呼聲,英拉于去年12月初解散議會,並定於今年2月2日舉行大選。但反對派對選舉進程不滿,而且人們普遍認為,如果選舉英拉的為泰黨很可能再次獲勝。在此情況下,反對派決定抵制大選,並發起"封鎖曼穀"抗議,阻止選舉。美國世界政策研究所網站的文章稱,英拉推出的特赦法案是個昏招,但現在國際社會希望泰國能走出僵局,包括美國在內的60多個國家都表態支持選舉。但黃衫軍認定選舉進程不公,並組織起來搞城市佔領運動。在此情況下,即便舉行選舉,也沒有解決危機的希望。如果2月2日選舉日期不變,雙方可能迎來激烈對抗。在被問及如果選舉如期舉行會發生什麼情況時,一名示威者說:"或許是流血事件吧。"《華盛頓郵報》稱,反政府示威者封鎖泰國首都,為這個國家的政治提供了一個恰如其分的暗喻:"前無出路,後無退路。"在巨大壓力之下,泰國看守政府總理秘書長素拉南13日下午稱,英拉已指派副總理與選舉委員會官員舉行會談,商討有關推遲選舉事宜,並邀請各方代表15日參加討論。"曼穀會再次變成戰場嗎?這次破壞又有多大?"馬來西亞《星報》題為"城市戰爭"的報道稱,"封鎖曼穀"是試圖推翻政府的街頭大戲,但軍事政變比街頭示威能更有效地推翻政府。2006年,時任總理他信就被政變推翻。反對派領導人素貼希望再現2006年的局勢。當時反他信民�堅持示威,令曼穀癱瘓,促使軍隊走向政變。1932年君主專制終結以來,泰國已經歷19次政變或未遂政變,平均4.3年就有一次軍方企圖顛覆政府的行動,與民主國家選舉間隔大致相同。泰國也是民主國家,但"泰國"牌的民主有限,深受軍方勢力的影響,其獨特的街頭示威也影響政府路線。德國《日報》13日以"曼穀的混沌策略"為題說,泰國似乎總在重複過去,精英政府一次次被推翻,"紅"和"黃"的權力鬥爭不斷上演,而社會問題卻沒有解決。新加坡《新海峽時報》稱,泰國的示威產生一個尷尬問題:如果民主選舉的政府可以被反對派破壞,泰國的民主還剩下什麼呢?多國發出旅遊警示動亂破壞的還有泰國的經濟。為泰黨經濟顧問披差說,此輪示威開始以來,泰國經濟損失已超過700億泰銖(約合21億美元)。他呼籲反對派放棄"封城"計劃,因為這將令國家信用降到最低點,同時令外國投資下降。《紐約時報》稱,泰國曾被視為亞洲四小虎之一。近年來,泰國因政治動蕩而面臨重重經濟困難。當前動蕩可能給泰國經濟帶來又一大挫折。動蕩更衝擊了作為泰國支柱產業的旅遊業。鑒於泰國局勢不穩,已有45個國家及地區發出旅遊警示,提醒本國公民注意安全。德國外交部敦促德國公民在曼穀旅遊更加謹慎,儘量避免大規模示威人群。俄羅斯外交部則強烈建議本國公民,暫時不要前往曼穀。《華爾街日報》稱,曼穀一些外國遊客開始打包收拾行李撤離,避免被困在大規模示威中。泰國旅遊部官員表示,曼穀酒店入住率今年一季度預計下降30%到40%。《環球時報》記者13日咨詢國內幾家大型旅遊公司,對方均表示泰國旅行線路目前未受到大的影響。同時這些公司也表示,會密切關注局勢變化。但泰國旅遊協會表示,泰國1月通常會迎來250萬外國旅客,今年恐銳減40萬人,損失達180億泰銖。美國《商業周刊》稱,去年有大約10萬中國遊客在農曆春節期間到泰國旅遊,中國遊客現在已成為曼穀、普吉及泰國其他旅遊目的地酒店和商店的一大財源。但泰國旅遊協會日前表示,今年1月訪問普吉島的中國遊客數量將下降40%。曼穀的情況更糟糕,1月份中國遊客數量可能下降70%。中國駐泰國大使館日前發出的旅遊預警稱,為確保安全,避免不測,中國駐泰大使館特別提醒在泰國、尤其是在曼穀的中國公民,密切留意當地安全局勢發展,"封城"集會期間儘量減少外出,遠離集會示威區域,避免捲入遊行活動。如需赴機場,應較往常提前出門,並儘量選擇軌道交通工具。▲迷你倉將軍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