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首個環島電子監控系統建成 橫琴智能化無人機巡區

珠海橫琴新區耗資6.2億元(人民幣,迷你倉下同)的「二線通道、電子圍網、電子聯網」三大通關創新項目8日竣工,成為中國第一套電子圍網系統,亦是目前中國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監控系統,綜合運用雷達監測、無人機巡查、衛星定位等系列高新技術。橫琴新區管委會主任牛敬表示,該項目為內地特殊監管區域創新監管模式提供了新的範例,也為橫琴加速全島「封關運作」,深入開展體制機制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本報記者方俊明珠海八日電】據國務院關於橫琴創新通關的批覆,橫琴與澳門之間的口岸設定為「一線」,橫琴與內地之間設定為「二線」,並按「一線」放寬、「二線」管住、人貨分離、分類管理的原則實施分線管理。這一通關模式屬於橫琴首創,與上海自貿區將實施的「一線逐步徹底放開、二線安全高效管住、區內貨物自由流動」模式大體相同,因此亦被業內人士稱為「類自貿區」政策。加速全島「封關運作」牛敬表示,作為內地第一個二線監管設施,橫琴大橋二線通道和環島監控項目佔地14.7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2.6萬平方米,總投資6.2億元。其中,環島監控項目由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承建,是全國第一套電子圍網系統,是沿橫琴環島岸線設立的總長約53公里的「全天候、全覆蓋、無盲區」電子信息圍網。環島電子監控系統由「環島電子圍網系統」和「海關電子聯網系統」兩大部分組成,不但是內地率先建成,而且也是內地智能化水平最高、防範最為嚴密、視覺觀感最人性化的監控系統,綜合運用智能儲存頻監控、紅外檢測、雷達監測、無人機巡查、車載巡查、衛星定位、移動通信、地理信息系統等高新技術。牛敬指出,該項目的順利竣工為橫琴優化和創新監管模式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亦為橫琴加速全島「封關運作」,深入開展體制機制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將為內地特殊監管區域創新監管模式提供了新的範例。「特區中的特區」搶先機一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橫琴時鼓勵要「大膽探索、敢為人先」, 「�力進行體制機制創新」。至今,橫琴用行動創造了眾多全國之「最」。頒布全國首個商事登記管理辦法;首發多幣種銀聯卡;率先探索成立廉政辦,推進領導幹部財產申報制度;探索「三規合一」規劃國土管理體制;首個實踐「一國兩制」的大學園區「澳門大學橫琴校區」建成開學;借鑒港澳決策、執行、監督機制在率先構建決委會、諮委會、管委會「三位一體」運作機制。「這些『全國之最』塑造了獨一無二的橫琴,成為名副其實的『特區中的特區』。」牛敬說,與橫琴大橋二線通道和環島監控項目同時建成的,還有珠海目前最長的城市隧道「長隆隧道」等項目。隨�橫琴基礎設施的逐漸齊備,讓橫琴的「類自貿區」優惠政策在搶跑中佔得先機,產業集群發展的速度也將加快。目前總投資2400億元的61個重點落地項目正加緊建設;而「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冶今天便跟橫琴簽署新的戰略合作協議,將旗下海外工程總部、南方總部及礦產品交易中心3個一級子公司落戶橫琴,並計劃在3年內將營業額突破500億元。mini storag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