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遏制投資飢渴 告別數量型趕超
□本報記者 顧鑫四川等地提出的"四萬億"投資計劃引起市場關注。分析人士認為,存倉中西部地區發展水平相對落後,可以投資的空間很大,其投資計劃未必一定不合理,但短期的脈衝式投資,一方面面臨資金來源約束,恐難以順利實施;另一方面投資拉動所帶來的短期高增長可能引起對調結構必要性、迫切性的誤判。同時,為吸引投資所提供的招商引資條件則可能扭曲資源配置,降低資源使用效率。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第二季",中西部不能僅僅著眼于對東部地區的數量型趕超,而應遏制投資飢渴,更加重視提高增長質量,讓有限的資源發揮出更大效益。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以提質增效為特徵的"第二季",經濟告別高增長成為市場共識,個別地方"四萬億"投資計劃的提出顯得有些另類。從各地實際情況看,對於數量型高增長的路徑依賴並沒有真正擺脫。自2004年以來,各地就出現了增長速度之和明顯高于全國的現象,這種情況在今年上半年顯著擴大,中西部地區的表現尤為明顯,"穩中求進"有演變為"穩中求競"的苗頭,結構性風險可能正在進一步積累。在當前加杠杆空間不斷收窄、房地產周期逐步見頂、人口日趨老齡化的背景下,過去幾十年間我國面臨的高投資、高增長、低通脹局面已經改變。有的地區提出"四萬億"投資計劃即使存在一定合理性,也不能認為具有十分的可行性,至少在資金方面就可能會面臨一些約束,能否順利實施需要打一個問號。從資金供給看,人口日趨老齡化、傳統工業化接近尾聲等因素導致我國長期居高不下的儲蓄率趨於下降,資本投入加大對於通脹的影響會更為顯著。從資金成本看,我國正處於利率市場化進程中,國際經驗均表明利率市場化將提升廣譜資金價格,銀行的負儲存成本將明顯上升,實體經濟使用資金的成本將會水漲船高。從地方財力看,房地產周期逐步見頂將影響土地出讓收入,較高的地方債壓力將影響繼續加杠杆空間,政府投資類項目的實施將受到掣肘。(下轉A02版)(上接A01版)有關地方政府在回應外界的說法時也表示政府缺錢,但好項目不缺錢。項目的實施主要依靠民間投資,尤其是產業類項目主要採取市場化手段來解決資金問題。但新的擔憂隨之而來,當前地方政府具有較強的資源配置能力,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有時甚至不計成本,所謂不缺錢的好項目可能確實符合當地比較優勢,也不排除附帶了比較多的優惠條件來吸引資金。近年來,對投資本應更為謹慎的民間投資在一些不合理的補貼政策刺激下也在進入產能過剩領域,這種投資行為的投機化並不真正有利於地方經濟發展。遏制投資飢渴會帶來經濟減速,但考慮到過去增長中存在的水分,這並不可怕。傳統工業化時代已經過去,中國經濟升級版需要的是新型工業化和有克制的GDP增速,發展的同時應注重生態保護、汙染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短期的投資刺激帶來的只是一時的狂歡,難以真正解決發展問題,之後恐怕是更加漫長和痛苦的調整期。中西部地區相比于東部有著自身的要素稟賦優勢,如勞動力更為廉價,土地、礦產等資源更為豐富,但是資源並不會無限供給,而是會越來越稀缺。因此,在配置資源時應當科學規劃、充分論證、合理布局,減少政府干預,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把資源配置到效率高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吸引到真正有競爭力的項目,培育出自身的競爭優勢。不妨將視野放得更開闊一些,一些地區的自然與原生態、旅遊與文化等資源不正是比較優勢嗎?從長期來看,資源保護某種程度上也是生產力。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