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安澤 厚重歷史文化 渲染旅遊底色

「太行勝境、天然秀色、荀子故里、神奇安澤」!安澤縣,迷利倉山鍾靈,水毓秀。太岳巍峨,沁水清澈,山水獨好,物華天寶。擁有悠久歷史的安澤縣,早在五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定居,是禹分九州之冀州治所,而厚重的人文歷史亦被安澤作為發展旅遊文化的金字招牌。作為荀子故里,安澤連續舉辦六屆荀子文化節,通過一系列的大型活動集聚人氣,做旺旅遊。當下,正在轉型路上的安澤縣,建設「生態安澤、富裕安澤、幸福安澤」的美麗夢想,正漸行漸近。文楊奇霖圖安澤縣委宣傳部提供安澤,位於山西省南部,臨汾市東部,處太岳山東南麓,總面積1967.3平方公里,轄四鎮三鄉,104個行政村,總人口8萬人。安澤,春秋時屬晉國,戰國時屬趙國,西漢時設立縣治,魏晉南北朝後歸河東道、平陽府管轄,當時取北部的「安吉」和南部的「澤泉」兩地首字為「安澤縣」。這裡扼山西上黨、平陽之咽喉,制臨汾、長治之要衝,東可進趙國之都邯鄲、西可去韓、魏腹地臨汾、安邑、大梁,自古便是連接河東(臨汾、運城)、上黨(長治、晉城)的咽喉要道,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安澤人傑地靈,俊傑輩出。在這塊文化底蘊深厚的古老土地上,誕生了備受後人敬仰的戰國末期儒家學派大師,中國古代傑出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荀子。荀子與孔孟齊名,為儒家三「聖人」之一,其著作涉及哲學、邏輯、政治、道德等多方面的內容。荀子的思想博大精深,特別是「水載舟,水覆舟」、「學不可以已」、「和而不同」、「人定勝天」等思想精髓影響中華文明兩千年,至今仍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弘揚荀子文化轉型發展,文化先行。至今,安澤成功舉辦的六屆中國(山西.安澤)荀子文化節,已經成為這個「千年古縣」公認的新名片。正如安澤縣委書記任秀紅提出的, 「深挖文化資源,提高核心競爭力」,安澤以文化節慶活動為抓手,集中力量打造荀子文化高端品牌。任秀紅表示,要大力實施「文化興縣」、「旅遊帶動」戰略,弘揚傳統文化、促進經貿合作、對外開放交流,讓荀子文化品牌叫響全國,走向世界。通過荀子文化節上舉辦的大型歌舞表演、書畫筆會、攝影大賽、吟詩會、「荀子故里.神奇安澤」海內外大征聯、民迷你倉藝術作品展和特色手工藝作品展等活動,不斷深化節慶內涵,創新節慶形式,舉辦合作發展論壇,推進產、學、研對接,不斷壯大市場主體,將文化節辦成弘揚國學精髓、傳承優秀文化、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促進經貿洽談合作、擴大對外影響力的盛會。使得安澤的知名度、美譽度和開放度得到進一步提升,吸引了更多的目光、資本聚集於此,成為名副其實的文化旅遊聖地。安澤縣委宣傳部部長楊玉果告訴記者, 「由當地荀子文化學者高劍峰創作的電影、電視文學劇本《後聖荀子》正式出版後,已有中央戲劇學院、中央民族電影電視劇製作中心等多家單位前來洽談合作拍攝。未來安澤,借助影視劇的衝擊波,名氣和人氣會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荀園成為新地標荀子文化園工程,自2004年3月動工,截至現在正在進行荀子文化園第八期工程。九年來,陸續建設了山門、大殿、荀子塑像、登山步道、盤山步道、書林廣場、荀子文化廣場、荀子文化牆、前殿(鐘樓)、後聖殿塑像、動植物標本樓以及附屬設施、提水系統、荀子生平園等。荀子文化園位於安澤縣城東部。亭台樓閣典雅別致,園內建築全部仿戰國風格。山門依山而建,蔚為壯觀。高20餘米的花崗岩荀子塑像,聳立在翠綠的山峰之巔,長風拂衣,美髯飄逸,手捧長卷,雙目傳神,俯瞰�美麗的安澤。荀子大殿,重簷廡殿頂,氣勢宏偉,風格古樸,殿內漢白玉荀子雕像依案膝地而坐,重現其當年講學風采。書院廣場,32根石柱象徵�32卷竹簡,展現的是《荀子》的32篇華章。「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川淵深而魚鱉歸之,山林茂而禽獸歸之」「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文化之風襲人。動植物標本樓共三層,為八角式仿古建築,陳列有400餘種野生植物標本。園內栽植白皮松、側柏、松柏、五角楓等喬灌木100餘種,鬱鬱��,蒼翠欲滴,形成了百花迎春、綠蔭護夏、紅葉映秋、松柏伴冬的自然景觀。荀子文化園建設體現了安澤深厚的文化底蘊,提高了安澤知名度,擴大了安澤對外交流,不僅給市民和遊客提供了一個休閒、娛樂、健身、遊覽的好去處,更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品讀荀子,了解安澤。自存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