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0日 星期日
全國版) - (謹防借化解產能過剩逃廢銀行債務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發佈《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具體方法上,儲存化解產能嚴重過剩一定要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從手段上看,財政稅收和貨幣金融手段應成為重要推手。其中,金融在化解產能嚴重過剩中有重要作用。金融既是產能嚴重過剩的推手和幫兇,又是產能嚴重過剩的最大受害者。銀行業盲目放貸,提供了強大的流動性支持,助推了一些企業不顧市場飽和程度,盲目擴張產能,造成了今天的嚴重過剩。而無論是設備、廠房等生產能力過剩,還是產品嚴重積壓,佔用的都是銀行信貸資金,最終造成的是銀行不良貸款急劇攀升,金融風險凸顯。因此,銀行業在化解產能嚴重過剩中應積極主動介入參與。一方面,發揮金融支持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的重要作用。加大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企業兼並重組整合過剩產能、轉型轉產、產品結構調整、技術改造和向境外轉移產能、開拓市場的信貸支持。對於貸款到期,但需消化產能過剩方可還貸的企業,銀行不能一棍子打死,而應該適度延期貸款,給企業復活的時間空間。同時,對未取得合法手續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得放貸、發債、上市融資。對於消化產能無望、歸還到期貸款無望的企業,銀行一定要採取保全貸款的措施。另一方面,一定要防止在化解嚴重產能過剩中逃廢銀行債務的現象發生,依法保護金融債權。化解產能過剩必將牽扯到企業關停並轉、兼並重組組合等,這必將出現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重大變更事項迷你倉我們有過沉痛的歷史教訓。上個世紀80年代的鄉鎮企業,在政府主導下最終大批破產、轉產、兼併、整合,使得巨額鄉鎮企業貸款債務被逃債,形成大量壞賬。上個世紀90年代中後期和本世紀初,在國有企業產權改革中,外資民資採取參股、控股、股權收購以及國企成立集團公司重組、兼併、合併等形式,逃廢了大量銀行債務。一種是外資民企收購中,地方政府乾脆承諾原有老貸款按照很低的比例轉移到新公司里,一些比例甚至低於10%;另一種是乾脆成立新公司,原有優質資產全部轉移到新股份公司里,使得大量舊貸款被留在了空殼的集團公司,金蟬脫殼式逃廢銀行債務。歷史上,工農中建四大行兩次剝離不良資產:一次是1999年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成立,剝離了四大國有銀行總計1.4萬億元不良資產;另一次是四大行在改製上市時又剝離一次不良貸款。這些巨量不良資產中包括大量逃廢銀行債務貸款。淘汰的落後產能,要防止實際出現淘汰的是銀行貸款債權現象。同時,不排除一些產能嚴重過剩企業借機故意逃廢銀行貸款行為。因此,一定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明確規定在化解嚴重產能過剩中,採取兼並重組、股權收購、產權轉移、資產收購等措施的,一定要保證銀行貸款債權一同轉移變更,落實好銀行貸款債權,防止將銀行貸款"懸空"。淘汰落後產能的板子不能打在銀行貸款上,不能將銀行貸款淘汰掉,而應通過企業自身資產和利潤等抵充和消化。余豐慧(知名財經金融評論員)self storage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