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全國版) - (雕梁畫棟顯工藝 炮樓鐵網說烽煙
湖鎮鎮大田古村大田古村坐落在博羅縣城以北15公里處,儲存倉廣梅公路近旁,村中現存古建築100多處,占地8000平方米,主要由古祠堂、古民居和古書院三大部分組成。這些古建築不僅精工修飾,還機關重重。其中占地2400平米,包含有九廳十八井的大型圍屋"曙樓書室"更將雕刻工藝與安全構造展現到了極致。【古村尋訪】石柱雕108個角,圍牆摸不出磚痕從廣梅公路進入大田村道,沿途是青灰色的民屋。當右側出現一大片曬場和魚塘的時候,左側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宏大圍屋。它叫作"曙樓書室",由大田始祖黃�廷親手主持修建而成。因黃�廷四個兒子,分別居住在村屋的四個角上,故有人把"曙樓書室"稱為四兒堂,雅稱四怡堂。本月初,在黃家後裔的慶賀聲中,"曙樓書室"剛剛度過了它的180歲生日。走近圍屋,門前兩根4米多高的石柱將屋簷高高撐起。石柱主體四方,四角縱向各刻出三條溝痕,溝痕間打磨圓潤,形成自然的轉角。主體下方是方形石基,共分三層,寬窄錯落,紋路精緻。主體與石基間榫連相嵌,180年來分毫沒有移位。博羅高中退休教師、黃家第7代族人黃偉添介紹說,整個石柱從上到下刻出的拐角共有108個。整座圍屋的外牆均為防火牆,下半截兩米多高是花崗石塊,上半截是圍砌至簷下的青磚。花崗石塊間也是榫連互嵌,打磨精緻。在黃偉添的提示下,筆者轉身向外,背對牆壁,用手摸牆,全然摸不出磚石的接縫。大門牆拐處的花崗石塊呈半圓弧形,據說這樣便不能隨意拔出,可以防賊,讓大門更加安全穩固。外展的屋簷下是一排木刻浮雕,圖樣繁複,人物造型層次鮮明,栩栩如生。大門上方接近屋簷處另有一排壁畫,色澤已被歲月侵蝕,但形象依然清晰可見。簷板與棟樑雕龍畫鳳,精緻非常。從大門進入,經過中廳到中堂,兩側共有14條4米多高的石柱、木柱墩,迎面供奉著黃氏祖先牌位,廳牆頂端同樣壁畫環繞,但圖樣已不清晰。三廳四廊空闊,廳內地面均以10厘米厚的花崗岩石板鋪成,共可容納400余人。炮樓鐵網明中守衛,木柵天井暗里藏身沿廳廊繞屋一周,室室相連,回環繁複。有幾間屋子因歲月的侵蝕出現坍毀;保存良好的屋舍中,還有幾位老人居住。黃偉添介紹說,"曙樓書室"牆內建築面積共計2400多平方米,呈"九廳十八井"的整體布局,中間三廳一字排開,南北兩側各有三廳錯落,相對中軸對稱分佈。18個天井有明有暗,明天井空闊敞亮,用于採光通風,暗天井低矮隱蔽,用于藏身避難。"曙樓書室"建立之時,即180年前,清朝即將進入晚期。據介紹,在書室的歷史中社會動蕩,戰亂頻仍,後期還經歷了日本侵華的戰火,即便這樣,書室屹立至今,可見其防盜、藏身、作戰等功能非同一般。在圍屋的東南角,有一座高三層的總炮樓,樓身分佈著方形的槍眼,更與圍屋四面相連,可以迅速發現敵情,移動作戰。炮樓旁的一扇木門,據說原本鑲著鐵板,後來鐵板卸下,幾經滄桑,門上零落的槍眼卻依然歷歷可見。細看大門上下左右,均有或圓或方的孔洞。這本是當初的防盜門,用直迷你倉最平5—8厘米的硬木制成木柵,從對側拉入孔洞,插好鎖栓,便可將大門緊緊遮護。在書室和書室南邊另一座民屋燕怡堂,在大門口,這樣的防盜門達到了四道,而一般圍屋最多只有三道。書室中用于藏身的暗天井,天面上整整齊齊密佈著圓形的橫木,承載起瓦面的同時,也防止盜賊揭瓦而入。燕怡堂的天井上方,更留存著一張鐵絲網,防止盜賊從天而降。【長者說古】圍屋造了12年,重生活更重育人"大田黃氏分支于博羅黃氏,始祖是生活在宋朝的黃千九郎。"黃偉添說,到十一世祖,由黃法穩、黃法獲遷居至響水塘下;到二十五世祖,黃�廷由塘下遷入大田,請來能工巧匠,花了足足12年的時間建造曙樓書室,定居下來,繁衍至今。黃偉添說,黃�廷看重教書育人,所以圍屋沒有叫"黃氏宗祠",而取名"曙樓書室",在書室以南,黃�廷的後人又于20年後修建私塾,取名"四教山房"。四教山房整體結構為上五下五兩橫廳,中區有一花苑,北為生活區,附有飲水井,南為花園式的小操場。百餘年來,它承擔了黃家教書育人的重要使命,上世紀80年代初,由於學生少,山房停用,筆者看到,今天的山房已是簷毀梁傾,只有青磚牆柱煢煢而立。荒草間散落著幾塊花崗石,向西的一面牆上仍掛著當年用的黑板,卻已灰白斑駁,與青磚舊牆融為一體。一株與山房同齡的白木楠,在山房的一角高高挺立。【史海�沉】曾出8名國學生,兩度化險為夷黃氏育人卓有成效,根據《黃氏族譜》的記載,黃�廷本人官至光祿寺署正,據黃偉添介紹,相當於今天的市司級官員。其後二三代又有一人供職光祿寺,另有兩人做了州同,相當於今天的副市司級官員。此外,黃氏二三代共有貢生一人,據黃偉添介紹,相當於今天的研究生;國學生8人,相當於今天的大學生。在百餘年前,這樣的一家人不可不謂之為世代書香了。遺憾的是,受到戰火的影響,《黃氏族譜》自四世以下便記載不全。據村中老人講述,日本侵華時,有一次飛機轟炸,落入曙樓書室避難的幾十名村民旁,但炸彈並沒有爆炸,原來是一枚啞彈。還有一次,日軍氣勢洶洶而來,見房就燒,住在曙樓書室的一位老人靈機一動,將稻草柴禾堆積在屋前曬場,點火焚燒,又澆了些水上去,一時濃煙騰騰。日軍見狀,以為屋已被燒,便半途改道,繞路而行。經過動蕩的年代,飽嘗戰火與濃煙,曙樓書室帶著它精湛的工藝、嚴密的保護設施和對大田黃氏子孫的期待,便這樣堅強地屹立下來,延續至今。古村名片古村名片"廣東省古村落"大田古村坐落于象頭山山脈,總占地面積約50多畝,其中古建築占地約8000平方米。村子有180年的歷史,主要由古祠堂、古民居和古書院三大部分組成,是一個集清朝、民國時期的建築文化于一身的稀缺古建築群,也是嶺南古民居建築典範之一。雕刻和安全構造是大田古村落建築的一大特色。●撰文:劉強攝影:梁維春圖片說明:; 今天的山房已是簷毀梁傾,只有青磚牆柱煢煢而立。; 曙樓書室度過了它180歲生日,至今保護得很好。; 曙樓書室"將雕刻工藝展現到了極致。;;迷你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